每日三讀三禱
讀經.默想

每天早上六時‧中午十二時‧下午六時更新
(台北時間,GMT+8:00)

#Reading&Prayer

  • 【丙年.聖靈降臨期第十五週.週二】

    2025年9月16日(早禱)【丙年(路加年).聖靈降臨期第十五週】每日三讀三禱運動

    【早禱經課】

    耶利米書5章18-31節 百姓喜愛假預言

    【默想】

    上主藉著先知耶利米再次表明了百姓們的「結局」,他們將要被擄到外邦去,國家要滅亡,社會將崩解。這樣的結局主要還是因為這個社會的不公義已經到了一個無法挽回的地步,這個社會的信仰與良心的宗教領袖們,也都成為了墮落的一群,先知藉預言發財,祭司們則把持著權力;在這樣的社會「即使想作好人都很難」。造成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來自於錯誤的信仰,他們相信上主好比是一位很好欺哄的「老好人」,只要說些「好話」,作作樣子,祂就會按時賜恩福。他們不希望上主的法則帶來任何影響,尤其是不合他們私欲的規範,然而造物的上主還是有規範的,在第22節說道:「我以沙為海的界限,作永遠的條例,使它不得越過。波浪洶湧,卻不能勝過;怒濤澎湃,仍無法越過。」這說明創造世界的上主是有「底線」的,祂定下了自然界的界線,也定下了社會公義的準則。以為上主容易欺哄,就可以忽視祂的法則,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樣的信仰實踐導致了以色列社會的亂象。上主似乎已經不能再容忍了,想要「打掉重練」。請再默想:你與上主的關係,祂的法則、旨意是否也是你有所為或有所不為的準則呢?你的祈禱是否真誠,而不是欺哄?

    【經文默想】

    耶利米書5章22節
    你們難道不懼怕我嗎?在我面前還不戰兢嗎?這是耶和華說的。我以沙為海的界限,作永遠的條例,使它不得越過。波浪洶湧,卻不能勝過;怒濤澎湃,仍無法越過。

每日三讀三禱指引:如何開始三讀三禱? 默想聖言的步驟


每週文字檔下載

專題文章

  • 鄭沂珊姊妹/撰

    1. 百姓背逆遠離真道,上主憐憫尋回迷羊
      耶利米指出,百姓愚昧無知、悖逆剛硬,雖有律法卻不認識耶和華,結果面對烈風般的審判與荒涼(耶利米書4章11-12,22-28節;5章1-17節)。保羅也提到,有人因失去信心與無愧的良心而如船破壞(提摩太前書1章12-20節),但他自己卻因得著憐憫而成為見證。主耶穌在比喻中顯明祂是那位尋回迷羊與失落銀錢的主,祂喜悅一個罪人悔改(路加福音15章1-10節)。請問你是否仍活在剛硬與偏行己路中?還是願意經歷祂的恩典,被尋回、重歸正道?
    2. 審判臨到偶像虛妄,信心堅立盼望新天
      偶像與虛假的先知使百姓落入毀滅,甚至在乾旱中絕望呼喊卻無回應(耶利米書5章18-31節;14章1-22節)。然而,先知仍向上主懇求,因祂是活水泉源,是百姓唯一的拯救。彼得提醒信徒,上主的忍耐不是遲延,而是為人悔改留下機會,但祂的日子終必如賊來到,天地焚盡,公義的新天新地終將來臨(彼得後書3章)。請問你今日是沉迷於虛假的安慰,還是警醒等候,持守聖潔與敬虔,迎向主再來的應許?
    3. 3. 荒涼歸因人心悖逆,真愛顯於捨己奉獻
      上主警告祂的百姓,因驕傲與不聽勸誡,他們終將如破裂的腰帶被棄(耶利米書12章14節至13章11節)。耶利米哀歎,因罪惡國中荒涼、城邑無人(耶利米書8章1-17節;9章2-11節)。保羅則指出,即使人不忠,上帝仍是信實的,祂的義必勝過人的虛妄(羅馬書3章1-8節);更宣告沒有任何事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馬書8章31-39節)。耶穌也以窮寡婦的兩個小錢,顯明全然奉獻的真愛(馬可福音12章41-44節),並在彼得軟弱跌倒時,仍以禱告守護(路加福音22章31-62節)。你是否仍在悖逆與自誇中走向荒涼?還是願意以捨己奉獻回應那永不止息的愛?